曾元节以及当日在梅林的几个学子添油加醋地把那日在梅林的事传了出去,极尽渲染,表示皇帝有多么赏识曾元节,夸奖他是国之栋梁。
没几日,从松风书院乃至整个姑苏的士林圈已经人尽皆知了。
正月十三日,松风书院已经开学了。
七八个学子以某个青衣学子为中心聚集在书院西北角的一间厅堂里,一个个都是形容激动。
“宋兄,我看官家如今挑了曾元节为驸马,不就是因为曾元节一直奉承他吗!”一个灰衣学子神情不屑地说道,“自前日来了趟书院后,曾元节就再没来书院上课,怕是以为自己富贵前程已经近在眼前了!哼,瞧他那张狂的样子,简直就是小人得志!!”
“可不就是小人得志!腊月里,就因为我们几个在延光酒楼与曾元节争执了几句,就被衙差拿下关在姑苏大牢整整三天才释放。既然我们无罪,孟知府自当要给我们一个交代,可是呢?还不就是这么和稀泥了!官家最后也不过是罚了孟知府些许俸禄,初十那日还不是照样带着孟知府出游,可见在官家心里,也不觉得孟知府有错。”
“还有三皇子呢!”另一个蓝衣学子也上前一步附和道,“上次我们去沧海林为宋兄请命,三皇子殿下还威胁说如果我们再闹下去,就要除我们的学籍……现在看,官家还是对三皇子宠信有加,去哪儿都带着,说到底,那天的话是三皇子亲口说的,可谁又不知道这是官家的意思!”
“这一桩桩一件件实在是令人齿寒啊!”
那几个学子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义愤填膺,那一双双年轻的眸子里全都燃烧着一簇簇火焰,眼眸异常明亮。
“宋兄,你怎么看?!”
随着灰衣学子的一声问询,众人的目光都齐刷刷地看向了宋彦维。
站在窗边的宋彦维负手而立,表面上神情平静,心里却不然,眸光随着思绪沉浮。
前日,也就是正月十一,书院开学前,他曾私下去找过他的老师江南大儒黄鸿泰,谈论过此事。
当时黄先生问他觉得皇帝如何,他也就把他这段时日的心里话都直说了,他觉得皇帝恶直好谀,好大喜功,虚饰浮华,而且还铺张奢侈。
彼时,黄先生看了他良久,最后说,他收到了一封无宸公子的书信。
黄先生把书信递给了他……
宋彦维清晰地记得那封书信上的每一字每一句,仿佛深深地镌刻在了他心里一般。
他的眸子变得愈发深邃,也愈发坚定了。
他环视着周围的那几个学子,不疾不徐地说道:“先帝遗诏的事弄得满城风云,可是到现在官家对外都没有一个说法,只是一味礼遇曾元节这等谄媚阿谀之人,官家的心意还不够明显吗?!”
他这句话落下后,四周登时静了一静。
其他几个学子都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面面相看,那蓝衣学子率先说道:“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我明白了,官家这是想用曾元节来控制士林呢。”
“没错。”另一个学子立刻就附和道,“官家一直没有解释遗诏的事,看来就是心虚,那封遗诏想来是真的,是先帝留下的遗诏!”
“官家逼宫谋反,得位不正,登基后的十几年来,战乱、民乱频发,各地灾害却得不到朝廷赈灾抚恤。这哪里是盛世,这分明就是国家衰败之相!”
那几个学子都是心有同感,一个个脸庞涨得通红,慷慨激昂。
宋彦维长叹了一口气,抬眼看向了窗外的庭院。
积雪已经都化了,庭院里,看来草木凋零,一派冬日清冷萧条,唯有几株翠竹迎着寒风而立,依旧青葱欲滴。
宋彦维又道:“如今江山飘摇,北有北燕大军来犯,南有南怀占我南境,国内又屡屡有叛军起义,百姓苦不堪言。”
“如此下去,我真怕前朝末年的乱象重演,百姓痛失家国……”
“我辈学子,虽手无缚鸡之力,但也有忠君爱国之心!几位兄台以为如何?”
随着宋彦维的一句句,那些学子们全都寂静下来,看着他的眼神越来越炽热,热血沸腾。
是啊,国家存亡,匹夫有责!
明明眼看着乱世即将再起,他们这些读书人又怎么能置身事外,要知道——
倾巢之下,安有完卵?!
窗外,寒风呼啸,那从窗口吹进来的寒风冷得像是刀子般刺骨,然而那些学子们却像是感受不到一点寒意似的,神色凛然庄重。
屋子里的空气越发肃穆凝重,似有一股无形的暗潮在众人的心口疯狂地涌动着。
寒风呼呼,这些学子激昂的声音才刚从窗口飘出,就被那庭院里的寒风吹散了……
正月的寒风似乎比年前还要猛了,从江南到京城,都是如此。
甚至于京城到现在都笼罩在一片冰天雪地中。
舞阳丝毫不觉寒意,她正懒散地待在自己的公主府里。
她嫌南巡折腾,还不如留在京中逍遥自在,又没有长辈盯着。
舞阳歪在美人榻上,拿着一根长长的孔雀羽毛逗弄她养的一只小奶狗,黑白相间的小奶狗跟个猫儿似的,一看到会动的东西,就疯狂地乱窜着,一边摇尾巴,一边追逐那根孔雀羽。
这时,一阵打帘声响起,一个青衣宫女带着一个管事嬷嬷行色匆匆地进来了,那管事嬷嬷对着舞阳屈膝行礼了后,就一口气地禀道:“殿下,奴婢今日去衣锦街采买,偶然看到有一伙人气势汹汹地去了端木姑娘的染芳斋闹事,看那样子,似乎是要砸铺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盛世娇宠之名门闺香请大家收藏:(www.woaitushu.net)盛世娇宠之名门闺香我爱图书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