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的律法总纲就是爱人爱己。《圣经》云:“我实在告诉你们:就是到天地都废去了,律法的一点一画也不能废去,都要成全。”可见人一旦背弃了爱,是不会有任何成果的。
一般情况下,人都是在饥饿与饱足,精神与疲累,开心与忧愁间徘徊。人与人之间根本的不同就是寄托(有爱与没有爱)的不同,也就造成了结果的五花八门。
但是不管你是去酒吧也好,去诵经念佛也好,去劳动也好,去思考也好……几番折腾后,一段时间下来,不同的只有结果(获得的知识,创造的作品,付出的劳动等),或好或坏(有爱或没有爱,有序或无序)。
如果这么说你还不懂的话,我只能拿娱乐与工作比较了。
每当我们的头脑或肢体想把无序的事物变得有序时,总是很忧愁的,这就是工作的本质。而我忧虑地写文章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大家看到我的文章可以拥有一个正确的思维,不至于胡思乱想,导致违背爱的行为。这就是读书的目的,这样我写出的文章才能称得上是成果。所以尽管我写作时没有付出体力劳动,但我也经历过同样的忧愁与疲累,之后一定也会获得思想上的满足与喜悦。
与之相反的是,某些人讲话完全没有爱,甚至是任性妄为,虽然当时会摆脱一切束缚,但之后一定会忧愁,所以这种人只能从事体力劳动。
如果我们在生活中没有爱德,就获取不了有条理的思想,讲不出对人有益的话。这还事小,可怕的是你可能还会带着无序的思维劳作,导致对社会的影响是负面的,而自己也不快乐。由于我们的工作性质不一样,获得快乐的方式也都不一样。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你获得的成果(有爱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越大,与外界的美好(人与人的交流,音乐,文字)产生的共鸣也就越能让你开心。
这是针对工作,针对娱乐也一样。
当我们玩时,我们总是很高兴(在一定的忧愁后),所以我称娱乐为相对无序的动作(什么都是相对的,这里是相对于工作)。不过一些人有时是将娱乐与工作(学习)的效果巅倒的,打游戏(聊废话等)对他们来说可能是工作,闲下来时就是娱乐。成果与这类人无关。
分析这些的目的就是要让大家知道人人平等,只是大家幸福的方式不一样,所以千万不要在爱上面吝啬自己的精力。要想有自己的成果,必然要先忧虑,自然会有好心情。
倘若你的劳作没有建立在爱德(爱人如爱己)上,必然向死亡靠近。
喜欢精力的支配决定生活的品质请大家收藏:(www.woaitushu.net)精力的支配决定生活的品质我爱图书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